教育移民既可扶贫又促均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者简介】 胡光辉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

  ●实施教育扶贫移民,不是一项孤立的公共政策和纯粹的福利行动,也不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的民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

  ●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教育移民实质上是让贫困地区的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以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相继实施了“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有所改观。不过,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政府没有足够的力量把优良的教育资源引入偏远落后的贫困农村;另一方面,贫困农村区域和生源都很分散,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有的学校出现了校舍闲置现象,一个班才几个人,既浪费资源又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因此,政府在按需求向贫困地区“输入”教育资源的同时,有必要探讨由偏远贫困村庄向相对发达地区“输出”生源的新路,把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至今没有通路、通电的贫困自然村和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边远村庄的小学生转移到就近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把初中生集中到人口较多、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学或县城中学就读,也就是实施教育扶贫移民。

  这几年来,海南、北京房山等地在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作上进行了一些实践,他们的经验证明:教育扶贫移民,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教育扶贫移民,不是一项孤立的公共政策和纯粹的福利行动,也不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的民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

  首先,教育扶贫移民是偏远落后地区脱贫的治本之策。对贫困发生机制的研究表明,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贫困的结果,在贫困和人口素质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因此,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治贫的应有之义。教育扶贫移民以“能力”救助为核心要素,通过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家一户、一个村及整个地区的脱贫问题。

  其次,教育扶贫移民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极大阻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教育移民实质上是让贫困地区的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为发展边远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再其次,教育扶贫移民还可以减轻贫困地区生态承载压力。我国一些省份的生态核心保护区几乎都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要对其实行有效保护,必须减少这些区域的人口,减少人的活动。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减少生态保护区的人口,逐步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保护好生态环境。

  教育扶贫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均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又要注意统筹兼顾,将教育移民、扶贫开发、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就业结合起来考虑,力求取得实效。

  在规划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加强统筹。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要以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为重点,以贫困行政村为重点,集中财力优先支持贫困市县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优先把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自然村,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边远村庄的初中生纳入教育扶贫移民实施范围。

  要把教育移民与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学校改造统筹起来考虑。在制定教育扶贫移民计划或方案时,要遵循“小学生就近到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就读,初中生集中到人口较多、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学或县城中学就读”的原则。此外,还要把教育移民与发展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统筹考虑。尤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移民学生充分就业。海南省昌江县在实施教育移民工程中确定了“贫困偏僻农村学生易地搬迁读书—职业教育—城镇就业”的思路,把教育移民与职业教育衔接起来,促使移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今后的发展和家庭的脱贫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接收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鉴于大部分扶贫重点市县经济偏弱、财力不足,教育扶贫移民资金要由省级财政保障,市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并将教育移民资金作为专项经费列入省和市县财政预算。同时,还可研究设立教育扶贫移民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在资金使用方面,应当重点支持教育扶贫移民接收学校扩建教学、生活设施,改善接收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

  二是要建立教育扶贫移民长效助学机制,确保移民学生上得起学。要重点解决教育扶贫移民学生交通费、生活费及住宿费,对纳入教育扶贫移民实施范围的学生补助交通费及免除住宿费,并适当提高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此外,还可以提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缓解教育扶贫移民学校运转经费压力。

  三是要注重人力物力资源的统一配置,避免造成闲置和浪费。实行整乡镇教育移民,初中学生进城读书后,原来的乡镇中学校舍等不动产则交给乡镇中心小学办寄宿制学校,进一步撤并行政村的教学点,把行政村小学的高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住校就读。或者利用原有校舍,发展山区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扶贫移民接收学校需要新增的教师,除从被搬迁的中学教师中选调合格教师外,其余的可在市县现有教师中调配,一般不需要另外增加总的教师编制。